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分析
自2007年正式提出发展现代农业之后,我国也正式开启了现代农业建设的高潮。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农业机械自动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现代农业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农业机械自动化在我国农业产业中应用逐渐广泛,不仅在农业生产环节中得到充分应用,在农机服务系统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我国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出现认知不当、意识不强、应用错误等问题,导致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效果受限。基于此,以现代农业建设为目标,为了提升农业机械自动化适用范围和使用效率,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研究人员应该聚焦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加大对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研究和推广力度。
1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价值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许多农村的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应用自动化设备能够缓解农村的劳动力压力,降低劳动力成本。2)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将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播种、施肥以及收割等作业完成速度更快。3)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农业生产人员利用自动化设备能够提升种子和肥料的利用率,从而有效节约农业生产的成本[1]。
2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具体应用
2.1播种过程自动化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被充分运用于播种过程,以此解决传统农业播种效率低下的问题。在传统农业播种过程中,过于依赖人工的播种经验和播种技术,播种深度、播种间距等无法保证。而在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和设备的帮助下,利用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播种人员在播种之前设置具体的播种参数,播种设备会严格参照播种参数进行作业,减轻了人工播种的压力,实现了播种精准化作业目标[2]。2019年,青岛市展示了马铃薯自动播种的过程,播种的速度更快,省时省力,一次性完成播种、覆膜等一系列工作。
2.2施肥过程自动化
由于不同农作物生长周期不同,所以不同农作物的施肥过程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且农作物的施肥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而进行。在传统的农业施肥过程中,施肥人员需要依据自身的施肥经验控制施肥量和施肥间距,所以部分农田会出现肥量过多或者肥量不足的情况,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质量。而在现代农业的施肥过程中,利用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可以根据农田的面积、农田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农作物种植密度等合理计算施肥量和施肥间距,以此保证施肥效果[3]。比如河北某地在喷灌机上的水肥一体化自动施肥机,能够同时进行浇地和施肥作业,能够成功解决浪费人工、肥料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能够在电脑上自主设置每小时的施肥量,精确度能够达到90%以上,整个施肥作业更加方便。
2.3收割过程自动化
在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帮助下,自动化收割设备以自动化收割技术为依托,通过对收割区域的自动勘测,将勘测数据向自动化设备反馈,进而进行分析和处理,最终得出科学的收割方案,再根据方案开展收割作业。农作物收割过程利用机械自动化技术能够保证收割机械沿着既定路线开展作业,有效防止遗漏收割区域,在保证农作物收割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农作物收割效率。比如全自动化西红柿收割卡车,通过履带将西红柿和西红柿秧子送到后面的机器里,将西红柿秧子和西红柿分离开来,整体收割效率非常高。
2.4农机一体化系统应用
在现代农业中,农机技术兼具独立性与统一性,而将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于农机一体化系统中能够实现农业机械的全面改良。在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过程中,将不同类型的农机设备进行关联,使之成为农机一体化系统设备,以此提高农业生产、作业、管理一体化水平。例如自动化翻地机械运行时,自动化播种设备能够根据农田区域土壤湿度、农作物密度、气候环境等因素条件合理规划作业,最大化发挥农业机械性能的同时推动农业领域的发展。
3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问题
3.1农业机械种类不完善
在现代农业中,由于农业机械设备类型繁多,选择起来非常困难,再加上不同农产品的种植特性、施肥特性和收割时间不一样,导致农业生产人员在使用农业机械设备时受到地形地势、气候条件及生产条件的限制,导致出现生产种类单一的情况,无法帮助农业生产人员提高生产经营效益。以水稻生产种植为例,由于现阶段水稻种植的农业机械自动化程度不足,且水稻主要种植在南方地区,水稻种植受地形限制较多,导致水稻产量不足[4]。
3.2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