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内风电元宇宙军工等机会仍存,电力设备新能源或是明年投资主线
红周刊 特约 | 乐松
今年的行情一季度市场中级调整,二、三季度是全年最好的时光。作为新能源产业链股票的大年,“宁指数”大涨。三季度至今则是低估值的风电和元宇宙等题材股的天下。对于年内,笔者认为,大盘总体上不必太担心,结构性行情仍将继续。短期风电补涨、元宇宙余温、军工股的活跃有望继续。展望2022年,笔者认为,如果大盘表现不振,年内热点板块有望继续短暂活跃,但轮动会很快,长期持续的热点最终还将回到电力设备和新能源上。
资源品、电解液等高景气赛道个股
三季度股东户数若大增则需谨慎
在笔者看来,今年表现最好的主赛道,表面上是动力电池、光伏、风电、储能等。但实际上表现最好的是上游供应受限和需求大增导致涨价明显的资源品和电解液等细分赛道。
经统计,截至三季度末,锂矿、盐湖提锂、磷化工、风力发电、稀土、电解液、氟化工和有机硅等板块的指数涨幅分别为110%、90%、85%、63%、60%、57%、53%和52%。
上述赛道的龙头股表现也十分抢眼,如正宗氟化工概念股联创股份(300343,股吧)、盐湖提锂概念股盐湖股份(复盘后大涨);风电设备企业概念股大金重工(002487,股吧)(9月份以后强力上涨);生产风电机组的运达股份(300772,股吧);因碳酸锂大涨导致业绩高预期的江特电机(002176,股吧);因六氟磷酸锂大涨而使得利润大增的延安必康(002411,股吧);以及新杀入电解液和溶剂的永太科技(002326,股吧)等个股,今年以来涨幅明显。
从近期市场来看,前端资源品最近出现了比较大的下跌,表现在盘面上是反弹后再创新低,比如新安股份(600596,股吧),该股利润主要来源于有机硅,一度上涨很疯狂但最近的回调幅度很大。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10月份PPI达到创历史纪录的13.5%高位后,国家实施对资源品价格的控制,主要是防止通胀。表现在股东人数上几乎无一例外都大幅增加。
仍以新安股份为例,从去年三季度的每股收益0.22元增长到今年同期的1.96元,业绩同比大增830%,环比也有所增长。但今年三季度股东人数却从二季度末的47648人增加到81975人,较上期大幅增加了72%。
对比该股在47元/股上方构筑双顶图形时每日高达10%以上的换手率。笔者认为,可能是原来炒高该股的主力资金已经做了大幅度的减仓甚至是全力撤退。所以该股在10月中旬,回调后虽曾出现了反弹,但近期却开始再创新低,笔者认为,反弹无非是下跌中继,最起码不会马上见底启动。
其实这类股票不少,但大都集中在新能源前端资源品里面:有龟(硅)孙子、林(磷)妹妹、姑(钴)奶奶等。只要发现是这个群落的股票,再对比一下股东人数变化,如果也是类似大幅增加的,就一定不要期待马上会有良好表现。三季度业绩报表是时效性比较好的,时差最多一个月,股东人数代表的主力资金情况应该说得到了最真实的表现,参考性最强。
符合这三类特征的资源品个股
后市机会仍然很大
当前经过较大幅度的调整,笔者认为,情况即将发生积极的变化。首先,有估值支撑的股票下跌应该逐渐进入尾声。
其次,大盘经过数月上涨,上证综指在9月中旬再次来到3723点后开始回落,该高点与今年2月中旬3731点接近,构成大的双顶走势。伴随着市场炒作资金(注:不是个股主力资金,印证的是市场的方向)开始回落,即使10月中下旬指数反弹,最高从3500点左右回到3600点上方,市场炒作资金也并未同步上升。但从11月中旬开始大盘表现相对稳定,资金开始进入平衡状态,如果随后进入流入状态,这些个股就有了再次上升的希望。
再次,第四季度是新能源很多产品集中采购时期,价格会有回升。按最新合盛硅业(603260,股吧)答询上交所问询函时称,有机硅和工业硅2020年1~9月的均价为1.5万元和1万元,2021年1~9月分别为2.5万元和1.3万元。10月份有机硅涨到7万以上很高的水平,也曾跌到3万以内,现在稳定在3万以上。也就是说,明年扩产后即使价格能稳定在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均价以上,业绩仍会大幅增长。因此,对市场上“PPI见顶后这些资源品股票的价格也会见顶”的说法,笔者是不认可的。
最后,笔者想再提供一个基本面的考察维度:凡是技术壁垒高、需求增长快、供给受限多的资源品,后市机会仍然很大。按照技术难度,可能的排序是POE、大丝束碳纤维、PVDF、电解液、EVA、有机硅。
年内风电元宇宙军工等机会仍存
电力设备和新能源或仍是明年主线